隨著Internet的發展和網絡應用的增多,IPv4地址枯竭已成為制約網絡發展的瓶頸,盡管IPv6可以從根本上解決IPv4地址空間不足問題,但目前眾多網絡設備和網絡應用大多是基于IPv4的。同時對于國內各大運營商而言,隨著業務的深入開展,互聯網用戶數也不斷增多,IP地址資源已經嚴重匱乏,是IPv4網絡發展面臨的緊迫問題。因此在IPv6廣泛應用之前,采用NAT(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)技術是解決這個問題主要、有效的技術手段。
NAT技術作為一種過渡方案,采用地址復用的方法來滿足IP地址的需要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IP地址空間枯竭的壓力。對于內部訪問可以利用私網IP地址,如果需要與外部通信或訪問外部資源,NAT網關會用一個合法的公網IP地址替換原報文中的源IP地址,并對這種轉換進行記錄;之后,當報文從外網返回時,NAT網關查找原有的記錄,將報文的目的地址再替換回原來的私網地址,并送回發出請求的主機。對于一般用戶而言,與普通的網絡訪問并沒有任何的區別。
基于上述情況,采用NAT技術是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。但是在規劃NAT建設時,也需要考慮到以下問題:
■ 部署于運營商處的NAT網關,須支持上百萬的用戶數量,對于性能要求極高,須具有超大容量業務吞吐能力;
■ NAT的引入破壞了Internet端到端的透明性,用戶上網行為無法溯源;
■ 由于NAT網關部署于城域網出口,網絡位置極為關鍵,因此設備可靠性尤為重要。